十二五已經開局。改善民生是十二五的核心工作之一。而在開局之年,在房地產領域踐行包容性增長,共享經濟發(fā)展成果更是突出的任務;讓人民“居有其所”乃是政府矚目之大事。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也令人憂心,中國“房奴”在增加,房奴的負擔也在增加,拯救房奴已必須引起極大重視,而且已經刻不容緩。
“房奴”,一個簇新的詞匯,2006年開始在媒體上流行。不管這種現象是對還是錯,其客觀存在的現實不容回避。“我們是住房的奴隸,也是消費的奴隸。我們的身上背著房子,在享受著高薪、白領、有房一族等諸多心理安慰的同時,也承受著‘一天不工作,就會被世界拋棄’的精神重壓,生活質量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娛樂、旅游;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yè);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房奴’真苦!‘房奴’真窮!‘房奴’真危險!”這是某房奴面對記者鏡頭發(fā)出的呼叫。
的確,早上起床一睜眼就要想著還欠銀行100塊錢。這樣的日子自然少了許多自由。盡管非???,但是我相信苦不是問題。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盡管時代發(fā)展、社會變遷,中國人本性并沒有改變。
我們知道追根溯源,中國房奴的由來應該源于美國老太太的故事??蔀槭裁赐瑯邮前唇屹J款,同樣是房奴,為什么中國房奴幸福指數就那么低呢?那就是效仿西方卻只是東施效顰,只學得了一些皮毛而已,其本質并沒有被中國人參透。
按照美國老太太的消費方式,我們貸款買房本應該是幸福的,因為你提前實現了你住房的愿望或夢想,可事實上遠非如此。如果從目前貸款買房的種種案例中來看,他們盡管可以多住N年新房子,同時,他們必須接受一種心理上的交換條件,那就是要承受N年沒有貸款買房的人所沒有的生活壓力,一種害怕生活從高處跌落到低處的恐懼,這種恐懼和心理壓力讓他們不見得比“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的買房者幸福到哪去。也就是說,如果還懷揣著中國人固有的傳統(tǒng)思想和觀念,卻在行動上選擇了最時尚最潮流的西方超前消費主義,那么這種不平衡必然會換來不幸福。而美國老太太之所以會幸福就是因為他們的開朗、開明滲透到了骨子里。
所以說,房奴并不可怕,擁有房子的夢想也沒啥。因為為著你的夢想而努力的過程是幸福的,可怕的是當你實現了夢想后卻又轉入精神上的追求。這種精神追求會折磨你一生,因為你從始至終就追求的是房子,而房子就是物質的,千萬別說房子是心靈的港灣,這話沒錯,但是在現實生活里,多數房奴追求的是房子價值利益上的驅動性,而你要付出的則是金錢和精神雙重壓力。《98%的房貸人有精神病癥心理診所被“房奴”擠爆》這樣的標題乍看起來驚世駭俗,細細咀嚼不僅悵然若失:誰解其中味,一把辛酸淚。不吃梨不知梨的味道,但是,即便不買房也能理解房奴的酸楚。
但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更可怕,房價越高,購房者追捧越歡,明知當了房奴猶如進了火坑,可偏偏有那么多人主動往下跳。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連跳的資格都沒有,因為跳火坑也是講究競爭的。
房奴苦,房奴難,究竟是什么在支撐著中國房奴的命運?無疑是信念。究竟是什么信念讓中國房奴愿意為此付出一生?可怕不簡單的只是想解決住房問題。
當然,中國人“居者有其屋”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而這種觀念所引申的各種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房子的需求。婚房則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無房不嫁的聲音總是不絕于耳。
但是我覺得這還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房奴們看到的是多少房奴咬牙忍痛挺過一關見到的是陽光[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雨露,房價從來沒有跌過,因為買房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千萬不要總打著房子就是為了自住的幌子,如果房價不像今天和過去一樣持續(xù)上漲還會有那么多人擠破了頭也要甘當房奴嗎?
從中國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幾乎所有的房子買來都是增值的,盡管房價也起伏無常,但從一個大的時間段來看,個別地區(qū)漲幅還是特別大的。一套北京郊區(qū)的120平米的房子,3年內總價漲了20萬,購買這套房子的“房奴”不無歡欣鼓舞:“真是幸福的房奴!”從他的表情當中,似乎看不到一絲后悔和“為奴者”的痛苦。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現狀下,眾多無房一族雖明知購房之后的累,但因無法忍受無房之痛,依然前仆后繼的向中國特色“房奴”進軍。中國房奴始終堅信,中國房價不會跌。中國人要想翻身,唯有通過買房先入地獄再求變身而來的更簡單。